脂肪是食用油的主要成分,它可以細分為飽和脂肪酸、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三類。其中,多不飽和脂肪酸又進一步細分為亞油酸、亞麻酸等。近年來的研究顯示,以不飽和脂肪酸替代飽和脂肪酸,可以改善血脂、肥胖率、糖尿病和膽固醇等相關(guān)問題。家庭長期吃什么油最好?日常炒菜的油哪個最健康?家庭食用油用什么油最好?白菜哦baicaio.com小編為大家推薦8款值得入手的產(chǎn)品,大家可以作為參考。
1、單不飽和脂肪酸型
說到單不飽和脂肪酸,我們不得不提及地中海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——橄欖油。歐麗薇蘭、貝蒂斯等品牌都生產(chǎn)來自地中海的原裝進口特級初榨橄欖油,既適合涼拌,也適合煎炒和烹調(diào)。
歐麗薇蘭初榨橄欖油每100ml中,含有91.2g的脂肪,其中72g是單不飽和脂肪,6.4g是多不飽和脂肪,分別占總脂肪比例的79%和7%。這確實是一款名副其實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型油品。
考慮到橄欖油更適合涼拌,對于中式傳統(tǒng)的高溫烹調(diào)方式,我們可以選擇同樣屬于單不飽和脂肪酸型的茶油。以金浩為例,這家公司擁有53萬畝原生態(tài)油茶林,并與湖南省林業(yè)科學院聯(lián)合起草了《鮮果鮮榨油茶籽油團體標準》。金浩有機低溫冷榨茶油除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外,還含有角鯊烯、維生素E、鋅等營養(yǎng)元素,適合煎炸、熱炒、蒸煮等多種烹飪方式。
2、亞油酸型
大豆油、玉米油和葵花籽油都是亞油酸含量較高的食用油,適合各種烹飪方式。其中,大豆油有浸出和壓榨兩種制作方式,一級浸出的大豆油比較常見,而三級壓榨的大豆油則風味更香濃。
例如,長壽花濃香大豆油采用非轉(zhuǎn)基因大豆制作,多不飽和脂肪酸占到64.9%,單不飽和脂肪酸達到20.3%,色澤通透、香味豐美。
玉米油也是常見的食用油之一,例如西王玉米胚芽油,屬于一級非轉(zhuǎn)基因壓榨性油品,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54.1%,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30.8%,適合爆炒、涼拌、烘焙、煎炸,色澤鮮艷、香味濃郁。
葵花籽油是近年來我家常吃的油品,也是典型的亞油酸類型食用油。以位列國家油茶籽加工技術(shù)研發(fā)專業(yè)中心的葵王品牌為例,這款葵王一級壓榨葵花籽油中,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61%,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26%,口感細膩、氣味純正。
3、亞麻酸型(以涼拌油為主)
提到亞麻酸型食用油,亞麻籽油/胡麻油是不可或缺的一種。以這款產(chǎn)自內(nèi)蒙古的亞麻公社冷榨一級亞麻籽油為例,它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17.2%,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74.3%,其中α-亞麻酸的含量占到54%。這款油的色澤清透,口感上佳,讓人回味無窮。
紫蘇油的n-3 PUFA含量在總脂肪酸含量中的占比可達到60%以上,因此也屬于典型的亞麻酸型。長白工坊有機紫蘇油就是一款這樣的油品,經(jīng)低溫冷榨制成,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11.5%,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.6%,其中α-亞麻酸的含量占到66%。這款油香味濃郁,口感純正,建議主要用來涼拌,或者在熱鍋冷油、小火慢炒的條件下使用。
4、均衡型
花生油以其獨特的風味贏得了很多朋友的喜愛,其營養(yǎng)成分也相對均衡。龍大一級特香壓榨花生油就是其中一款備受推崇的產(chǎn)品,其中油酸(n-9)的占比為39.1%,亞油酸(n-6)的占比為38.2%。這款花生油色澤清亮,香氣四溢,無論是炒菜還是涼拌都能展現(xiàn)出其獨特的魅力。
在選擇食用油時,我們需要考慮其營養(yǎng)成分和烹飪方式。為了保持健康,我們應(yīng)該控制高飽和脂肪酸型油品的攝入量,并適時切換到單不飽和脂肪酸型、亞油酸型、亞麻酸型或均衡型油品。同時,我們還要注意食用油的煙點,選擇合適的烹飪方式,以最大化地發(fā)揮食用油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以上推薦的這幾款都是市場上熱銷的油品,大家可以換著吃。
管理評論